前幾天,四分場社區(qū)三十五大隊劉必寬收到淮海米業(yè)有限公司打卡的13800元,這是他今年在大隊曬場邊上“十邊地”上種水稻的收入。他高興地給大隊長秦建林打電話報喜:“秦大隊長你好!我家今年種稻創(chuàng)收1.3萬元。感謝大隊對我家的幫扶!”
劉必寬今年60歲,身高1米4。他53歲的妻子王春梅是農(nóng)場老職工子女,也是智殘三級人員,常年臥病在床。他們家是三十五大隊典型的一戶多殘經(jīng)濟貧困戶。
2017年,淮海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秦建林主動與王春梅結成幫扶對子,多次上門與他們夫婦走訪談心,商談脫貧措施。今年年初,秦建林安排劉必寬給單位場頭站崗,每月600元的固定收入加上低保和殘疾補助,讓他家日常開支有了保障。
秦建林知道一個殘疾貧困戶光靠基本生活保障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其自力更生的積極性,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今年6月初,秦建林將大隊曬場周邊近10畝“十邊地”從單位職工手中收回,集中整治成片,讓劉必寬種植水稻。大隊為其免費提供農(nóng)機作業(yè)、種子肥料、農(nóng)業(yè)技術指導一條龍服務??紤]到劉必寬身材矮小,在水稻生長期間,田間需要治蟲、施肥時,秦建林便與志愿者一起幫忙完成。
“今年水稻收入13800元,站崗工資7200元,一年能有如此多收入,前所未有。”劉必寬滿臉笑容地算了這筆脫貧賬,“明年我家還要增加一份種麥子的收入,有了這塊‘十邊地’,往后再也不用為生活犯愁了。”
為防止出現(xiàn)返貧現(xiàn)象,秦建林給劉必寬“吃”了一顆定心丸:“考慮到你家特殊情況,近幾年這塊地就一直給你種下去。”劉必寬聽到這句話激動地流下眼淚:“感謝黨的好政策,幫我們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