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4日出版的鹽城晚報第8版《我家這40年》欄目上,刊登了一篇淮海農場社區劉春香采寫的《從人力到全程機械化作業——父子農工親歷40年農業巨變》文章,從父親林耀國和兒子林志純這對父子的對話中,來實時反映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我農墾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讀來令人印象深刻,并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開發以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種種變化。以下是全文內容。
改革開放以前,農業生產基本處于人拉肩扛、人力畜力并用階段。如今,耕、種、收、管等生產環節,已實現全程機械化,讓原本辛苦的勞作變得輕松、高效。淮海農場林耀國、林志純這對父子,作為兩代農工,親身經歷了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過程。
父親:手工插秧一天一畝地 兒子:機械化插秧一天百畝
林耀國是淮海農場退休農業技術人員,今年78歲。上世紀70年代,農場的一個連隊(大隊)有2000多畝土地,兩百多名農工。插秧期間每人每天必須完成一畝地的栽插任務。作為農技員,林耀國每天的任務之一,就是配合各連隊的排長分配插秧任務,劃分秧田。他們用木尺測定距離,一畝地做個記號,要求是豎十橫六,也就是一平方米要插六十株秧苗,插完才能回家。手腳慢的人只能起早貪黑,有時還需要家人、朋友來支援。
“由于氣溫高,加上長時間水田浸泡,有的人手和腳都腫了,病的病、傷的傷。勞動效率十分低下。”林耀國對當年插秧勞動的艱辛記憶猶新,那時流傳的口號是:兩頭黑洞洞,中間不放松。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很高,特別是水稻栽插必須在夏至前完成,否則每延遲一天,就嚴重影響到產量。那時只得請農場周邊的村民來農場插秧,按天付酬,雖然插秧任務按時完成了,但勞動成本大幅上升。
“現在農工早已從繁重的體力活中解脫出來,插秧不用彎腰啦。”林志純自豪地說。他今年46歲,子承父業擔任大隊協管員。2009年,農場淘汰了雙膜育秧技術,引進塑料硬盤育秧術,購置了多臺高速插秧機。由6個工人組成一個機組服務1臺插秧機,一天可插近百畝,秧苗的密度和深淺度可任意調配。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后面綠茵茵小秧苗整齊地排列成一行行,“我們單位3千多畝水田,只需兩臺插秧機,就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栽插任務。”
父親:每個環節親力親為 兒子:主要靠機械化運作
秋季收稻“三秋”大忙,是每年繼“三夏”大忙后又一個繁忙季節。林耀國當農技員時,在各個連隊奔走忙碌。他要協助連長給農工們鼓勁:當時秋收主要靠手工勞動。收割時每人每天一畝地,要割好并捆成稻靶子才算完成任務。挑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裝車運到場上,將稻捆拆開打亂,鋪成厚厚的一個大圓形,拖拉機拖著石磙子,一遍又一遍地開著打轉。最后人工用鐵叉將稻草里裹著的稻子抖落下來。
翻曬稻谷需要老天幫忙,趁天氣晴好,一人一把推耙,一下一下地翻曬。這時每個連隊飼養的老牛也派上了用場。在牛的身后套個木制的大推耙,農工一手握鞭子一手牽著牛韁繩,站在推耙上來回翻曬。糧食曬干后,人們再用鐵锨、笆斗灌糧過磅、扎袋封口,由年輕力壯的農工,肩扛麻袋,腳踩跳板扛上拖拉車車廂運往場部加工廠。每個環節都需要人力,沒有一把力氣還干不了這些農活。
與父輩秋收主要靠人力不同,林志純指導農工搞秋收主使用各種農業機械:大型收割機一天能收一百多畝,職工只要在田間看看就行。糧食上場有翻稻車翻曬,曬干后輸送機械揚場、裝車,甚至不要人做輔助。5萬多公斤的糧食,半個多小時就裝上了車。到米廠電磅過秤后自動卸車。整個過程省力、省時,又節約成本。今年秋天,收稻時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收下來的稻谷直接運走烘干入庫,再也不靠天吃飯。
春夏季的田間管理,不僅沒有當年人海戰術的場面,而且突破了機械化運作“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林志純介紹:施肥機、植保機在田間轉上一個來回,就完成了施肥治蟲作業,人就站在田頭看看就行了。從育秧環節、田間筑埂、耕耙播種全是人操縱機械來做,速度快質量好。尤其近年來無人植保機變得愈加火熱,使農業生產變得更加高效、精準、便捷。千百年的傳統農耕方式已是一去不復返了。
父親:農工個個想跳出“農門” 兒子:住樓房開轎車令人羨慕
“當年農場和農村一樣,都難留住人啊。”林耀國說,那時農民種地一年忙到頭,收入不高。農忙植棉插秧管田,農閑挖溝修埂搞大會戰,就是下雨天還要分配搓繩、織繩包、補破麻袋等農活,天天泡在田間地頭有事做。糧食產量每畝只有250公斤左右,年底分紅一個勞力能拿到百把塊錢就算高的,農工家的日子總是過得緊巴巴的,孩子們就盼望春節能有錢給做身新衣服。所以那個年代最開心的事就是每當城里來招工時,各家想盡一切辦法托人把小孩調到城里。
林耀國作為農場老農技員,熟悉農場上萬畝農田的角角落落,但當年他與其他農工一樣,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最終走出農門,進城當工人。他有3個孩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個女兒都招工進城當了工人。當時他和老伴深為自豪,覺得孩子們不用再像自己一樣做“泥腿子”農工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后,農業工人卻越來越輕松,他的兒子林志純,最終選擇了接他的班,繼續在農場當農工。
“現在一個職工管理200多畝水田,他們每天開著轎車穿著皮鞋到分場去種地。農忙時就是拿著鐵锨,到田埂上開關水口子,輕松得很。施肥、治蟲、除草以及耕耙播的任務都是由專門的機械來完成。”林志純說,就這樣輕松上班,水稻產量正常年份都在600公斤左右,甚至更高。一年下來,職工的收入七八萬元是正常的事,農場職工靠種田致富住進了樓房,甚至別墅。“農場場部建成社區,就是一個小城鎮,生活水平一點不比城里差,當個農工挺實惠。”圖為刊登《我家這40年》人物稿報紙和林耀國父子在插秧機上感受新型農機時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