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3年年3月23日出版的《生產戰線報》報上,刊載了一篇由黃武揚采寫的光榮入圍的王玉明的文章,寫了一位從東辛農場調來淮海當拖拉機手的王玉明同志的事跡,其實,在農建四師建場史上,有許許多多像王玉明那樣的模范,踐行著一個軍墾戰士不怕吃苦的戰斗精神,從而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只要提起機耕隊四組副組長,每個人便都想到這是我們的王玉明同志。這個名字在全隊中早已覺得是很親熱的了。他是機耕隊的火車頭,又是學習模范,同志們那個不愛呢!的確,王玉明同志的工作一貫是熱情負責,虛心學習;他又善于發揚民主,所以組里的人都緊緊的團結在他的周圍,工作只要他一動手,馬上便全部動起來了。由于他忘我的勞動,全班的人也很少落后,在第一、二戰役任務中,曾創每時耕熟地二十三畝的新紀錄。戰役勝利結束后,他光榮的被評為機墾三等功臣,這次他又光榮的入了團。
王玉明是鹽城人,出身于貧苦家庭里。父親是一個碼頭工人,靠勞動生活,于是養成了他艱苦樸素的優良品質。他原是東辛農場的拖拉機手,為了適應祖國農業建設的需要,隨蘇北農林處的調動,來本師機耕隊任駕駛工作,當副組長。他來師后,便和同志們打成一片,將自己的技術,熱心地教給同志們,崔石仙、王鳳岐、孫德勤等在他的幫助下,學會了許多機械原理,并能做開荒、耙地等工作;更學會了機具保養的基本技能。在第一次技術測驗時,組里的同志在全隊占了優勝,平均在八十六分以上。
在第一、二戰役中,王玉明同志認識到機耕為農業服務的正確觀點,干活挺認真,經常下機檢查耕作情況,使耕耙的土地能合乎標準。在田間犁或耙堵塞的時候,或機器發生了故障,總是親自去解決。去年冬天,地經常凍得石硬,機開不前去,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但是他一面鼓勵著大家,一面親自動手,積極的扒、挖著堵塞的凍土,終于克服了工作中的困難。某天夜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耕出一百五十余畝荒地。他又愛護機具,重視保養,機一停,便進行一次徹底大檢查,那怕是一個螺絲,總要去扭動一下看緊不緊。
除了工作以外,王玉明同志的學習也很認真,一有了空,便拿起農業機械講義等業務書籍。平常他總是想:今后社會的發展是很快的,不學會,是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