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穩定了,生活也安定了,久違的笑臉又綻放了……目前,江蘇農墾淮海農場有限公司53戶建檔立卡幫扶對象的家庭已有49戶這兩年按期脫貧。讓我們的是看到昔日的幫扶對象其活質量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他們不僅在理念上實現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身份轉變,更是在行動上邁出了一步又一步的堅實步伐。
從幕后到臺前的家庭婦女
在家一向享受慣了相夫教子生活的李海霞,著實沒有想到因丈夫突發重病,在耗光了家中的積蓄后還是撒手人寰,讓一向靦腆的她不得不擔下家庭的重擔。作為被公司確立的建檔立卡對象的李海霞,在失去父母又失去丈夫的情況下,看著女兒復習高考的李海霞又是欣喜又是無奈。欣喜的是女兒即將長大成人,成為新一代有知識的青年。無奈的是女兒上學需要一大筆學費,無業的她不知從哪兒才能變出錢來。雖然自己的學業以前沒有念好,但李海霞深知知識能改變命運的道理。
讓李海霞沒有想到的是,她的想法也是公司領導的想法。“只要你勤快肯干,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一分場社區主任王健特地上門找她談心,這讓苦悶不已的李海霞看到了希望。
只要有雙手,就能實現生活的轉機。2017年1月,在分場社區和大隊干部的幫助下,李海霞第一次有了幫大隊曬場倉庫站崗的工作,每月300元的收入也能解決了生活的燃眉之急。隨后,大隊又把一條10畝地的林地以優惠的價格承租給了她,讓她通過在林間套種糧食每年也有了不菲的收入,同時大隊還把近7畝閑散的“拾邊地”無償給李海霞種植,第一年還幫她免除了600元的收割費。從以前無事可做到忙碌的團團轉,讓李海霞甚是開心:這實打實幫扶的背后,那可是真金白銀啊!
更讓李海霞感到興奮的是,公司工會還為她的女兒辦理了春送溫暖、金秋助學學費資助活動,為她家減少了2000元的學費開支。公司工會在她脫貧后,去年開春為了拓展她的創收能力,公司工會還特地征求她的意見,讓李海霞有了寶貴的月嫂培訓機會,讓她順利地拿到了就業證書,同時還以扶上馬送一程的姿態,為李海霞漏雨的住房廚房翻新了屋頂。
“感謝領導們的關心和幫扶,讓我重新獲得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李海霞如是說。
從病人到服侍患者的家政工
“我現在生活得很有規律,不但解決了自身生活的難題,還成為大家競相夸贊的好保姆。”近日,以家政保姆服務的淮海農場四分場社區建檔立卡對象陳國軍看到我時,非常高興地向筆者分享自己從事保姆以來的心路歷程,“現在聯系的家庭不下10家,要不是看病拿藥耗費高,我早就脫貧了。”
陣國軍,2004年之前是一名拖拉機駕駛員,因為在鏟運工地和外地做保安時,兩次突發疾病被人發現時,先后經醫生搶救8和16小時才蘇醒,在醫院先后呆上了幾個月,被醫生斷定活不久并被妻子拋棄的陳國軍,在熬過了困苦的一年看病就醫的時光后,終于康復了過來。
窮則思變,面對家徒四壁的陳國軍,雖然淪為了單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但他在單位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走上了家政保姆這條道路。沒曾想,陳國軍硬是憑著自身的本事,讓本不該看好的人,日后對他是刮目相看。
“只要把你的對象當作自身的父母來看,就沒有服侍不好的病人。”陳國軍時刻牢記幫扶干部對他說的話。自她2005年開始從事保姆工作的近14年間,陳國軍服侍過的22位老年人中,最大的97歲,最小的也有72歲,還有一位82歲的老奶奶,他都是以老人“兒子”的身份住進老人家,甚至還睡同一條被窩,最終還為19位老人送了終。
“開始接手保姆護理以來,一些人就把患了重病,實在難以服侍的老人才交給了他。“陳國軍說,“我服侍最短的一位老人只有一個星期,最長的老人也有6年,這些老人中,有中風癱瘓之人,有腦梗、癡呆患者,還有患帕金森和心臟病病人,無論是脾氣好的,還是脾氣犟的,對這些老人,我都是貼心服務,他們在我的手里都很聽話。”
據悉,陳國軍接手的老人,在第一天就摸清老人的性格,投其所好。有一位97歲的老紅軍喜歡聽三國,說秦漢,陳國軍就從家里拿來書來與老人一起探討交流,老人在彌留之際,特地關照家人給他3萬元的答謝紅包,陳國軍轉手就交給了老人的長孫,讓老人很是感動;陳國軍經常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陪老人散步聊天,還根據自己懂推拿、會按摩的手藝,幫老人健復身體,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鍛煉健身,讓老人們解除了一個又一個體能和身心上的煩惱,10多年來,還為3位突發疾病的老人轉危為安。
農場社區城西居委會有幾百號人組成的工作群內,陳國軍簡直就是家政服務的金牌保姆,往往前邊一家為老人送了終,第二天他又被另一家老人的子女請進家里。“只要用情用心,生活就不會有問題。”對此,陳國軍深信不疑。
從游閑漢到勤勞就業的養雞工
現年54歲的羌健因為弱智的緣故,單位領導之前為他申請了低保,在精準幫扶開展以來,單位領導又開導和激勵他,用自己動手來改變生活。于是羌健在好心人的牽線搭橋下,來到距家4公里外的吉垛村的一家個體養雞場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飼喂飼料,撿拾雞蛋,打掃衛生和幫助防疫的瑣事,不僅吃住在雞場,中午晚上還能弄杯小酒,而且每年還有一萬元的進帳。對此,羌健很是滿足,小日子過得也是有滋有味。
以前父母健在時,羌健就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反正父母有退休工資,自個也有了些低保,他也就過著吃吃玩玩的日子。可父母不會永遠庇護著孩子,隨著父母先后離世,羌健的生活就沒有了保障,并淪落為單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單位的領導與姜健結成幫扶對子后,針對羌健身體好,也有行為能力,只要有人帶著他,生活肯定沒有問題的實情后。于是他們就與姜健談心激勵,與其過著貧困救濟的生活,不如自己外出打工,用勞動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領導的關心幫扶,讓羌健深受觸動,他就來到養雞廠去嘗試幫工的生活。雞場老板針對羌健好酒的習慣,每天中午和晚餐總會供應些酒菜招待他,讓羌健看到了工作的激情和希望。于是羌健就直接住到了雞場內,安定了下來。而每年羌健在雞場的勞動所得就直接打進了羌健女婿的帳戶里,為他積攢下養老錢。
雖然羌健不會理財,但算起經濟和生活賬,羌健總是逢人便說:“游手好閑混不來錢,出點力氣弄個生活費沒有問題。”如今,羌健由于勤勞肯吃苦,如今他已成了雞場唯一一個長期的打工者,也解除了雞場老板找人打工的難題。圖為李海霞在育嬰師培訓班上演示操作和陳國軍有癱瘓老人按摩時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