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夜,東辛公園二胡聲聲,淮海戲聲韻悠揚。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丟包記》《蕎麥記》《皮秀英》等經典劇目紛紛上演。
“吃過晚飯,搬個小凳子,帶著孫女來看戲,熱鬧得像過年。以前逢年過節才能看到的淮海戲現在在家門口都能過足看戲癮。”徐大爺激動地說道。
淮海戲又稱海州小戲,是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戲種,其唱腔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豐富的民間色彩。祝井春作為東辛淮海戲演員代表,在同行及廣大淮海戲觀眾中頗有影響,深受好評。她在唱法上處理細膩、兼收并蓄,廣采黃梅戲、民間小調等藝術特點,賦予淮海戲不同唱段的藝術處理,獨具風格。
“童年記憶中,爺爺、外公、父親、母親都是鐵桿戲迷,我的耳邊時常回蕩著淮海戲的‘拉魂腔’。漸漸地,我把‘唱、念、做、打’等藝術手法融入淮海戲中。”一招一式皆學問,祝井春眉宇間盡顯英姿颯爽。
2011年,祝井春等戲曲愛好者自發成立了文苑藝術團,主動送戲下鄉,每年受邀到周邊市縣義演近百場。自成立以來,文苑藝術團所排演的《敬老歡歌》被連云港市電視臺和市老齡委選中,并在市電視臺連續多次播放;編排的現代淮海戲《壯舉》榮獲連云港市第二屆戲劇節比賽二等獎。
“端午將至,我們加緊排練,打算開展戲曲展演活動。我們自編自導的《東辛農場我的家》講述了農場70多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表達了對家鄉蓬勃發展的喜悅和贊美。”祝井春期待地說道。
淮海戲作為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為職工居民送上文化大餐,盡享家門口的“春晚”。